第四百二十章 崇祯的自问

至于说开银行,更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之前的时候就有大明宝钞的推行,只是后来被朝廷给玩坏了,在地方上没有了信誉度。可是现在,朱常武提出以金换钞。即以金子为准备金,有多少金子才可以印多少新的钱币,这样就有了参考物,就会更容易被他人所接受。

大明银行,最为直接的名字。对于这个提议,崇祯同样给予了认同。接下来就是选址,印钞,这一切自然有户部去做,到时候只需要把印好的钞票送到崇祯的面前,对方过目同意了,便算是事情通过。

最后说的是对待藩王的事情,朱常武着重地例举了福王朱由崧的事情。

“皇上,这些个藩王,就像是喂不饱的白眼狼,总是感觉到特权不够用。可实际上,他们为大明做了什么贡献吗?

“太祖初立藩王的时候,是本着以王卫国,但事实证明,在战争和灾难来临的时候,他们根本就指望不上。反之,他们依靠着特殊权力,霸占了大量的田地与钱财,却是什么事情都不做,这样下去,只会让民怨沸腾,只会拖累朝廷入万劫不复之境。”

“大元帅说的极是,但不知道你准备如何的解决他们的事情?”崇祯对于这一点自然是早有体会。

这些年来,大明哪怕是经济再困难,给这些藩王的好处也是从来没有断过。实在没钱了,就允许他们在自己的地盘收税,收到够了为止。也因此,这些个藩王为了得到更多的钱财,在地方是巧立名目,使得很多百姓是无家可归、无田可种。

这同样是使得天下大乱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于这些只知道吃睡,却是一点活都不干的藩王,崇祯早就受够了。只是国事繁忙,大敌再侧,他根本就没有时间处理这件事情。现在即是朱常武提了出来,他倒是很想看看对方有什么好的建议没有。

“皇上,既然是养废了,那就不要再养了。大明虽大,却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大明虽富,同样没有一文钱是大风刮来的。”朱常武开了口。

“不再养了?”崇祯听后心中就是一惊,这是要彻底废了所有的藩王了吗?

“大元帅,这动作会不会太大了,可能会引来反弹的,若是如此,怕是又要乱...”

“乱不起来。”朱常武直接打断了崇祯的话道:“也不是说现在就不养了,这样,就像是爵位一样,给一个时限,比如说三代之后,藩王变郡王、再三代之后,没有对大明做出贡献者,便成为县王,在三代之后便与百姓一样。有爵位的也是一样,国公三代之后为侯、侯为伯,以此类推。”

朱常武坐在崇祯的对面指点着江山,随后大手一挥,极有气势的说道:“接下来我们就做这件事情,本帅倒要看看,有谁会提反对意见。锦衣卫这里可是有着他们不少做坏事的证据,谁若是敢跳出来,就收拾谁,看看谁的骨头硬好了。”

不是不允许特权的存在,这个问题,在历朝历代都有。

怎么着,人家立了功之后,就不能重赏了?就不能封妻荫子了吗?

好处是要给的,不然谁会玩命的给你卖力?

可不能因为你的祖宗曾经立了功,他的子孙就有着享之不尽的好处,从长远来看,这并非是什么好事。

时间一长,有功之人越来越多,特权阶层也越来越大,这个国家不被吸干了血,不改朝换人才是怪事。

就像是军队,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没有新鲜血液,没有一年年年轻人的加入,再强大的军队,也要有衰老,甚至是完蛋的一天。

权贵也是如此,有了更换的可能,大家才不会坐吃老本,而会想着办法为国家和民族做事。这样才是一种激励,才会让这个天下的和平维持的更加长久。

朱常武表了态,说会由他来抓这件事情,崇祯当下心中就有了底气。“好,即是如此,朕当然是同意了。回头朕就下达这道命令,只是朝会之时,还希望大元帅可以亲至。”

“没问题。”朱常武没有推辞,一口答应了下来。

他是不喜欢上朝的,一群人聚在一起,表面上是商讨,实则就是为了自己手中的那点小利益在互相奸讦,然后就是交换。

这样的事情,朱常武不喜欢,所以他到现在一次朝会都没有参加过。但这一次崇祯怕压不住场子,有意相邀,朱常武如果拒绝,怕是他就可能会打退堂鼓,那他便站出来一次,看看谁敢在自己面前跳起来。

朱常武答应了下来,崇祯表现的很高兴的样子。他是发现了,只要这位大元帅不造反,那绝对是一个能臣干吏,有他的相助,原本一些复杂的事情,都会变得十分简单。

正事基本上说完了,看看外面的天色,已经黑了下来。崇祯这一会才注意到,他竟然与朱常武一聊就是一下午的时间,这便忙着对身边的王承恩说道:“王大伴,还不快些去准备晚膳,今天朕要与大元帅一起...”

“不必了。”朱常武又是出声打断其言道:“皇上,皇宫之外还有龙兵在等着自己,怕是时间一长,他们会担心的。哦对了,说到这里,我还想再说两句,天下很大,至少远比皇上想象的要大。我呢,要的是大明有一天会成为这个天下的主人,而不只是神州大地的主人,所以皇上以后尽可不用防我。”

“呵呵,皇上,不是我自吹,如果我真想反的话,您认为我做不到吗?不说分分钟,但想来是没有什么困难的。所以去防一个你根本就了防不了的人并没有什么意义,倒不如把心放宽,然后看一看,我会给大明带来怎么样的变化,我又会把大明的疆土拓展到一样什么样的程度,岂不是更加有趣?”

“哈哈,走了。”朱常武说完这些,也不管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崇祯,这便在大笑声中离开了乾清宫。这一次便是没有任何人前来阻拦,因为王承恩此时就跟在他的身边一路护送。

“大元帅,您刚才的话是不是有些重了?其实万岁爷对您的能力一直是很欣赏的。”没有了外人之后,王承恩便又开始了他的侧面提醒。

“重吗?我倒是认为一点也不重,我们这位皇上呀,天生就有着猜疑人的毛病,这不好。岂不知用人不疑之道,试想一下,你去怀疑一个人,还怎么指望他能真的为你出力甚至是拼命呢。我只是希望今天这些话可以点醒皇上,至少不在防着我了,那便等于是有效果。反之,他这样继续下去的话,小心有一天会自己把自己给吓着,再得了神经病,那就不好了。”

“慎言,慎言。”听到这里的王承恩早已经是面色大变。

这还是在皇宫之中呢,竟然就敢诅咒说让皇上得神经病,这就是大逆不道呀。

“哈哈哈。”看着王承恩这一会吓的汗又流了出来,朱常武更加的高兴了。怎么着,只许对方给自己下马威,自己就不能吓对方一下了吗?

接下来,王承恩甚至都不敢说话了,一路陪着小心,这才把朱常武成功的送到了皇宫大门之处,然后等到他再回乾清宫的时候,看到的竟然是崇祯还坐在原来的位置上。

“万岁爷,时辰到了,该用晚膳了。”

“王大伴,你说他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他真的不会造反?还是说,他根本就看不起现在的大明?”崇祯突然开了口,原来自从朱常武离开之后,他就一直在考虑着对方最后说的那一段话。

“万岁爷,臣愚钝,有些事情看不透。但臣就是有一种感觉,大元帅这个人是坦诚的,他即是说不会反,便真的不会反。而且他似乎对于政务并不热衷。臣的东厂可是探听了不少的消息,说是有很多大臣想着法要投靠大元帅,就像是那个来到京师暂住的襄王世子朱常澄,他那里便是门庭若市,天天拜访之人那是络绎不绝的。可是直到现在,也没有见大元帅安排哪一个人入朝为官,从这一点上来看,便能弄清很多事情了。”

王承恩说到这里便点到为止的不再说话了,其实他还想的是,相比于大元帅,在看看首辅魏藻德,那是三天两头就上折子提拔官员,这才是妥妥的党争之相。

“嗯,王大伴说的有道理,这般看来,倒是朕的思想有些狭隘了。”崇祯听了这些言语之后,终于感觉到自己怕是钻了牛角尖,或是说耳根子软的毛病又犯了。

“万岁爷这是哪里话,大元帅可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我们的想法会不相同,这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怪不得谁的。”王承恩连声为崇祯的所为做着开脱之言。

“哈哈,说得对呀,朕都差一点忘记他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了。只是后世真有那么好吗?”崇祯马上心头又生出了另一个问题来。

“以后的世界,真的会像他所说的,人人有衣穿,人人有饭吃?”

乾清宫大殿,在没有了别人的声音,回荡的都是崇祯的种种问题,还是那种除了朱常武之外,其它人都回答不上来的问题。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