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正文 白露第六十九章

已经从江暮哪里知道了这匹小马驹底细的言茂欣赏得轻抚着这匹纯净银白美丽的小马驹,避尘,这个名字取得真得体。小六自小就喜欢晶亮之物,它生得这般玲珑爱娇,一定得小六及其珍爱吧。?

小避尘挨着言茂磨蹭着脑袋,乐得在场的无不莞尔,小院中一派喜乐融融。?

*着它,言茂也笑起来,“将它带回去还于耀晴吧。就说塞北广阔,需要这样的良驹伴身。”耀晴的这份孝心,他心领了。?

其实,言家小六也非常喜欢毛茸茸淘气的“红烧肉”,只是细细思量后,到底没敢送与爹爹,免得当真被爹爹炖作红烧肉吃了。?

得了这话,黑虎也不再多言。抬手一挥,一旁的两个随侍抬上了个木箱子,这些就是除了小避尘之外,少夫人特地给亲家老爷选的宝贝。?

满脸兜着困惑和尴尬,两个随侍慢慢打开了不小的箱子,里面搁着的全是些不起眼的大大小小不起眼的石头。?

低头看着这些石头块,黑虎很不好意思,这些也是“清扫”周边流寇时缴获的,全扔在仓库里,被少夫人拿着这个算作送与亲家老爷的礼物,显然过于磕碜了。?

“本来少夫人要将御赐的玉如意送与亲家老爷的,后来听说经过内务府造册的御赐之物,不得转赠,亦不得在民间转卖,少夫人就放弃了。”?zuqi.org 葡萄小说网

耳边没听黑虎的解释,拍着用脑袋顶着他撒娇着的小避尘的背脊,言茂侧身注视着箱子中的大小不一的石块。虽然看不出这些石头有什么特色,十之*理应不寻常才是。看了看,想了想,塞北广漠,尽管远不如中原富庶,但也有广袤肥沃的草原牧场,牧民游牧迁徙,常行千里之路,边远之地山川如天屏,雪水入暗流,这些该不会是仔料吧??

想到此,言茂能确定大半,他家小六天生就有一副富贵心,生来就长了一双体面眼,最好奢华显贵之物,出生的故乡的扬州,其玉雕自古就排为南秀之首,耀晴常和小衙内去官府管辖的玉房玩耍,应当如是。?

言茂低声请大掌柜收好了,玉乃君子之器,别怠慢了。?

大掌柜看得发呆,这么一箱子石料若当真都是玉料,东家可得大大得发了。耳听了姑爷的吩咐,连忙应声招呼着先抬到后院的偏房安置妥当,回头请珍宝斋的老师傅过来勘验,即知真假。?

在言茂再次授意催促下,得了少主吩咐要坚守着这边的黑虎只得告辞,当然了,小避尘也一同带了回去。?

看艳阳快当空,时近午时,萧夫人也告辞了。不恼不笑的言先生似乎情绪不高,她就不多加叨唠了。?

言家没动静,萧家当然也没必要张牙舞爪。既然是天意,那就交予天意来决断吧。?

见萧夫人在一众仆役的簇拥下离去,言茂送一口气。哎,萧夫人行止温柔,性情又有些天真烂漫,再严正的话题到了她这边总能轻而易举岔到诗词歌赋风花雪月上去,致使一向言辞犀利的言茂反而没了打出劲道的气力。没办法对应,只能再次嘀咕,堂堂一品夫人随意进出留连在民宅,萧大人当真就不管管么??

姑爷的惆怅并不能让大掌柜分神,拥着姑爷赶紧往后院看看三少,刚才姑爷出门会儿功夫,殷勤的药铺大夫又来了,确诊是受了些风。?

不要紧,只是体虚又受了晨风寒气,有些虚火外散,主要还是体虚所致,静养为主。?

“爹爹,还顺利吧。”支撑着床沿坐起,已无大碍的言耀辉脑袋有些晕眩,坐不久。落得如此状况,全是萧泓的错!?

见了耀辉脸色没有苍术之色,言茂也安心了。?

“此行办得极为妥当,不需担忧。”靠着床沿边几上坐下,将此次去太医院府求见了御医之事说了一下。此去虽说为了运人的事,也准备了些隐晦的话,最终觉得不妥,就没有开口。就算什么也不说,有求与他家的宫中也应该有些数才是,若是宫内依然保持沉默,再行今日和耀辉商议好的那个策对吧。?

“南来的货船已经停在了京郊外码头,今日就能卸货完毕,收拾一下就好。”先前派人确认过的大掌柜给了个准话,至于如何交接就都由得宫内指派官家安排了。?

言茂轻声再次嘱咐将全权接手此事的大掌柜,“定需要见有官方的牒文,万不敢有差池。”?

大掌柜连连点头称是。将犯官幼女规避出连坐之罪的这事儿虽在朝议上被百官默契得默许过,可终究是件违背法道的烫手事,由得官方经手,一切文牒皆是必要,绝不敢有纰漏。自古以来,天下最易转变的就是官家的嘴脸。?

外厅的饭食摆好了。这次暂居的院落来了个新厨子,是在京中设宅的一位同乡老爷自家的厨子,烧了一手维扬菜。得知言家三少口味不佳,专程上门借与他们,昨日被言家小六少转送来的永固王府宫廷用料的精细点心给刺激了一下,今日动用了心事,精心调配了一桌子好菜,期盼着为家乡父老争光的扬州言氏父子评点。?

看着桌上摆着的蟹粉狮头、天香荷藕、大煮干丝、佛手芽姜等等,言家耀辉感慨不已,真不容易,可算见到了正宗家乡美食了,尝了两口,匀一些给小六送去吧。?

胃口大开的言氏父子享受了一顿久违了的纯家乡菜,自然也怀念着家中的一切。悠悠得闲扯着的言家父子安静地静待往后的变数。?

西沉泠泠,悄悄的,晚风渐显出凉意。众所期盼的一天在悄无声息中过去。觉得好生无趣的闲人们纷纷回家,唉,为什么扬州言氏不出来说道说道呢,他们会给予支持的。?

平静永远是短暂的,不负众望,第二天清晨旭日东升起,终于有人冒头说话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