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6章 高丽终并

有两家土司派出人手倾力帮助,再加上水泥的效用,贵阳城墙很快便合拢起来。

贵阳作为贵阳卫与贵阳前卫卫所卫城的同时,亦作为榷场使用。到得此时,贵阳城已经是可以初步投入使用了,作为卫城的部分自有大明卫所官兵兴建营房、搭设营寨。

而作为榷场的部分,则由水西、水东两家土司共管。只是用作开设市集的话,其实只有一块平整安全、有人督管的空地便足堪使用。故而榷场也一边建设着,一边向商人们及山民开放了。

在朱肃的号召力下,亦有不少商人带着中原的各种精巧之物来到贵阳,淘采药材、山货、银器等货物回返中原。虽繁荣不比沿海,但这十万大山之中也算是渐渐有了几分繁华之气。想来随着时间的推进,这里将会与华夏日益紧密。

而朱肃,却已经离开了贵州。

其实,依照朱肃与老朱先前所计,朱肃本应该坐镇贵州、廉州几年,将西南经营成铁板一块,好为日后征伐安南打下根基。

但计划总赶不上变化,贵阳城尚未建成,朱肃便被急召回了应天。

韩国公李善长,逝世了。

李善长亦比历史上多活了许多时间,这位前往高丽戴罪立功的原开国第一功臣,建功立业,让李家更上一层的执念使他在高丽硬撑着活了许多时日。在这几年里,他压制住了高丽权臣李成桂,并用他老练强悍的政治手腕,借助李成桂之手,残忍又合理的清除了所有对大明占据高丽有所异议的高丽望族。

终于,在确定高丽已经完全笼罩于大明的阴影之下后,李善长一手策反了李成桂的亲子李芳远,指示李芳远毒死了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的李成桂后,李芳远开城投降,高丽之乱平息,始终绷着一口气的李善长终于完成了自己将功赎罪的使命,在济州岛上遥望南方故国的方向,盍然而逝。

其子李祺大为悲恸,遂扶父亲灵柩归乡,并携李善长生前所扶立的傀儡“顺明王”王氏,以及弃暗投明的李成桂之子李芳远,一同回返大明。

李善长功业名列开国第一,又是为大明征战客死异乡,虽然先前亦有小过,然往事已矣,老朱还是召集了四方贵戚重臣,齐赴应天追悼示哀。

这也是老朱给因为对外政策转变为休养生息,而有所低落的武将勋贵集团们一剂强心剂,顺便敲打了想要借机抬头的守旧派文人势力:皇帝依然看重开疆,必然会重赏韩国公。你们不要因为国家政策转变,就自以为变了风向……

朱肃身为亲王,亦在皇帝的召请之列。这已经是老朱身边将要离开的第二位老臣了。若只是如此,其实倒也不用要朱肃一并回去,更主要的原因是老朱给朱肃的密旨中言明了马皇后的病重。

因为刘伯温李善长相继逝世的缘故,老朱对历史上自己日后的“孤家寡人”更加担忧。现在李善长方一去世,马皇后便病了,老朱也少有的乱了方寸,这才急召几位儿子赶紧回京。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