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小姐,你难为情了......

《美利坚:从收购米高梅开始》全本免费阅读

“老板,今天零点,myspace突然上线了,我刚刚搜了一下,已经能注册进入了。”

电话里,菲茨做着汇报。

“他们的网站做的怎么样?”

埃里克一边询问一边自己也打开谷歌搜索,瞬间就在第一页榜首找到了。

不用说,能这么迅速和精准,肯定是给谷歌塞钱了。

点开链接进来,埃里克发现界面和脸书还是略有相似之处的。

脸书最大的广告语是“wele to facebook!”

而对方屏幕最中间的广告语则是“join myspace!”

“老板,我体验的时间还不长,不过虽然也是用邮箱申请账号,但myspace实行的是匿名制。”

“用户不需要任何真实信息,别说社保账号了,就连姓名、住址、学历、工作等全都可以随便填写,最后放上一个昵称就行了。”

埃里克顿时笑出声:“匿名制,这么蠢的设定是怎么想的,玩社交不走实名制,谁知道电脑背后是不是一只猫。”

诚然,实名制会带来用户隐私泄露的风险,但相对的就是真实性,这也是社交网络最重要的基石。

而匿名制虽然减小了用户信息泄露的风险,但却会大大增加其他方面的问题。

比如变态假装未成年钓鱼交友,然后勾引诱骗对方实施犯罪。

比如搞网络诈骗,还有洗钱、卖违禁品等,匿名制可以为这些犯罪行为提供强大的保护色。

而且这种犯罪行为就像传染病,一旦几个人开始做,往往就会催生出一小撮人,然后引来一大批人。

甚至是把现实中的犯罪组织引进来,严重扰乱用户体验和风气。

埃里克能想到的,菲茨自然也能想到。

但他却没有笑出来,反而语气严肃地说道:“老板,匿名制虽然会催生大量问题,但我倒是觉得并不愚蠢。”

“有一点比实名制更具吸引力,那就是可以更加有效的吸收用户,毕竟伪装是网络的天性。”

“一個邮箱,仅仅是一个谁都可以申请的邮箱,哪怕是几岁的小孩都可以拿到。”

“myspace在全年龄段用户的吸引度上,是比我们更强的。”

埃里克嗯了一声:“没关系,不要在这种问题上伤神,关键还是做好用户体验。”

“我们要做的就是正常更新、正常维护,做好内部审查,只要自己不出问题,对方就一定会出问题。”

“因为他们是追赶者,他们的心态更急,如果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必然会犯错误出昏招的。”

“现在脸书的用户数据怎么样?”

停顿片刻,菲茨回答道:“目前注册用户数量已经达到了1700万左右,本月以来增加了400万左右,一周内频繁登录的活跃用户数量在1300万左右。”

“目前从用户画像来看,主力人群依旧是大学生,不过也开始向高中生和工薪阶层拓展。”

“只不过增速不能和上个月相比,现在每周新增用户数量大概在3%左右浮动。”

“www.youxs.org,www.youxs.org。”

“不过随着myspace的竞争,可能达不到这个数据了,除非我们采取一些行动。”

“你想做什么?”埃里克问道。

“比如老板你交代的那个明星粉丝数量评选活动,本来月初就该举行了,但我们等了这么久,不就是在等myspace上线嘛。”

“另外我认为可以开启在各大中学的推广计划了,大学生用户吸纳数量已经趋近饱和,我们需要拓展新的领地。”

“除了中学,还有各大公司、组织、团体,我觉得硅谷就很合适作为实验场所。”

“这里的人是最喜欢接受新鲜事物的,尤其是网络方面,我们可以与硅谷的公司合作,搞内部推广。”

“老板,你觉得怎么样?”

菲茨一边说,埃里克一边考虑他的建议可行性,几分钟后道:“中学推广先启动吧,公司和团体方面暂缓。”

“我觉得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方向,我们这个国家的人喜欢把生活和工作区分开。”

“工作本来就很累很让人心烦了,没人喜欢在网上还和自己的老板上司做好友。”

“他们如果隔空给你安排工作怎么办?老板发了一条动态,你身为员工是不是要给他评论?”

“别人都评论拍了马屁,你不评论,老板会不会对你有看法?”

“比如菲茨你打算去看一场演唱会,专门请了病假去,看了之后兴奋地想发动态炫耀,但一想到好友里面有自己的同事和老板,你还敢发吗?”

菲茨顿时噎住苦笑道:“肯定不会,生活和工作确实分开比较好,我考虑的还是太简单了。”

“那就这样办吧,还有事情吗?”

“嗯......”

“说话磕磕巴巴,那就是有事,说吧。”

“老板,自从脸书上线以来,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而且现在用户越来越多,审核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还有维护和技术开发。”

“50个人有点少了,实在忙不开的时候我还要去找霍华德和米伦借人,但也不好意思一直开口,能不能再招一批新员工?”

“你想招多少个?”埃里克反问。

“我算了算,一切正常发展的情况下,七十个人大概就足够了,能够维持到今年年底。”

“好,那就招吧,你具体负责,到时候我去看看。”

挂断电话,埃里克考虑着也确实该给脸书补充人手了,主要是没想到会发展的这么迅速。

再加上要和myspace打擂台,后勤不稳肯定不行。

其实自从6月20在妮蔻的生日派对上见过詹姆斯默多克之后,埃里克就一直在等待对方出招。

如今将近一个月时间,总算是来了。

看来这个这小子已经说服了老默多克,就是不知道老默多克会支持他到哪一步。

一个传统报业巨头,思想顽固的老人,尤其是老默多克还经历过互联网惨败,想要重燃热情不是那么容易的。

那是前几年互联网泡沫时期的事,雅虎以不足新闻集团3%的营收创造出两倍于新闻集团的市值,这一现象把老默多克刺激到了。

于是他疯狂投资互联网,花费十多亿美元先后收购了WebMD、Juno、TheStreet和SixDegress等网站。

结果当然毫无意外,刚买进去没多久,互联网泡沫破裂。

老默多克所有的投资几乎都打了水漂,那是十几个亿,不是十几块,赔的吐血了都。

从此老默多克就没说过互联网的好话,更是直接解散了新闻集团的网络部,彻底不玩了。

所以这次即使是小儿子的请求,埃里克估计老默多克也未必愿意投入多少本钱。

很可能就和老爹给自己1000万搏一搏一样,比如也是给詹姆斯半年时间折腾。

成了你就是天才,不成就滚回来听老子安排上班。

而且埃里克相信,老默多克一定会给儿子定一个目标,目标也一定是参照脸书制定。

脸书用户两千万,他就不会要求低于一万五百万。

而在有了用户基数之后,以老默多克贪婪的性格,肯定会提盈利要求。

不能变现的资产等于负资产。

但社交网络这东西,就目前的经济环境来说,赚钱盈利的点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广告。

偏偏用户是最讨厌广告的,一旦在用户基础还不稳定的时候插入太多广告,这种做法和变相把用户往外赶没两样。

在搞脸书之前埃里克就已经定下了方针,一年之内不会接广告,哪怕一分不赚,就靠烧钱也要先把用户稳住。

等到用户的粘性上来了,脸书的功能完善了,你想走都舍不得。

沉默成本太大了,到时候才是割韭菜的时候。

.....................................................................................................

就在埃里克定下了脸书的下一步发展计划的时候,myspace也开始了大规模推广。

同样有强大的资金支持,myspace的推广策略和脸书也差不多。

首先是电视广告,作为一个爹生的,福克斯集团马力全开。

新闻网、电视网、广播网在各个时间段插播循环广告。

“join myspace!”

“join myspace!”

“join myspace!”

......

只要是福克斯的受众,全都遭到了这句广告的洗脑式轰炸。

然后是网络推广,雅虎、谷歌、MSN、各大论坛都开始开始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