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聪明的宋献策

眼见李自成发了火,

这个时候,可没有谁不长眼睛会站出来说话,那就等于是成为了出气筒。

“他之前连饭都吃不饱,是朕,给他吃、给他喝,还给了他权力和荣华,可是他呢?”

“就算是养一条狗,他也会对朕摇尾巴的,也不会就这样投降了明军,那可是五万我大顺将士呀。”

整个大殿之中,回响的都是李自成怒斥的声音,若是此时谷可成就在面前的话,怕是斩首他都是轻的,便是将他剥皮实草都有可能。

这一骂,就是小半个时辰,也不知道是累了,还是口渴了,慢慢李自成的声音是越来越低,最终声音恢复到了平静之音。“来人,拟旨,所有万夫长以上将军的家眷,还有六品文官以上的家眷,从即刻起送往西安府。再派出监军到各军,与各位将军同掌兵权。好了,散朝吧。”

说完这些之后,李自成根本就不给其它臣子们出声和反对的机会,起身便向着侧殿而去。

留下一众臣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傻了眼。

这是皇上不信任他们了,要把他们的家眷送来归为人质呀。

怕是...怕是之前李自成发了那一顿火,也是做给大家看的,为的就是让大家被他气势所压倒,在然后不等众人反应过来,事情便就这样定下了。

李自成已经走了,此时臣子们就算是反应了过来,也是来不及说些什么。

他们或许可以事后去单独找李自成,提出反对的意见,但谁敢这样做?

你这样做,是不是就代表你心有异样呢?

那如果没有异样,不过是把家眷送到西安府,为何你不同意?

此时此刻,所有的臣子皆是不语,大家这才看明白,谷可成的事情发生,给了李自成制约大家的时机。从此刻起,他们就算是心有反叛之心,怕也会顾虑重重,未必就敢付出行动。

......

兖州城。

一辆马车缓缓入城而来,侧帘已经被掀开,里面座着的正是从京师逃离,但被锦衣卫半路拦截的宋献策。

“停车,老夫要下去走走。”宋献策的声音响起,跟着周志海主动上前,然后两人一前一后便在锦衣卫的监视之下行走于大街市井之间。

这一走,就是大半天的时间,直到天快黑了,宋献策这才跟着锦衣卫来到了一处府宅。

这个挂有着梁字府院正是兵部尚书梁军的临时居所,在这里已经摆好了宴席,只等宋献策的到来。

一入正堂,宋献策便看到了梁军,但他并不认识,可身边的跟班周志海是认识此人的,“大人,这位就是兵部尚书梁大人。”

“原来是梁大人当下,老夫这里有礼了,多谢多谢。”宋献策姿态摆得很低,更是主动道起了谢。

姿态放低,那是因为梁军不仅仅只是兵部尚书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人家与大元帅的关系实在是太近了。

近到,有任何人想要为难梁军的话,朱常武都不会答应,甚至会展开疯狂的报复。

像是这样的人,谁敢得罪?

听说在京师的时候,就算是崇祯叫他去问话,也是好言好语,从不会拿皇帝的架子。

这样的人,自然而然值得宋献策去低头。

至于说道谢,那就是心知肚明的事情。他入了城池之后,四处看四处走,甚至在中午的时候还下了一次馆子,吃了一些当地美食。对此,随行的锦衣卫不催不急,若是说这件事情没有梁军的同意,那是不可能的。

这个谢,就是谢对方对自己的尊重,谢对方给自己的这份自由。

“呵呵呵,宋使者实在是客气了,来入座吧。哦,对了,这位想必你们是认识,还是非常熟悉的吧。”梁军呵呵笑笑,指了指站在陪席位置上的谷可成说着。

谷可成现在已经投诚了过来,且因为自身没有大问题,如今已经被任命为了代三万夫长,就算是在明军之中,也算是高级将领。

考虑到两人都曾是为大顺效力之人,这一次梁军就把谷可成叫了过来,方便接下来吃饭聊天的时候,大家更能放得开。

“谷将军,好久不见了。”

“宋大人,久违了。”

两人此时同时看向对方,跟着互相抱了抱拳,心中是别有滋味。

以前他们都是为李自成效力之人,可是现在,却都成为了明军的座上宾,要说心中一点感触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

梁军于主位上坐下,两人分别于左右落座,跟着美酒与佳肴便被送了上来,三人是一边吃一边聊着天,倒是气氛融洽。

待酒过三巡之后,梁军终于说起了正题,就见他看向宋献策似是无意地问着,“宋使者,白天在城内走了一圈,感觉如何呀?”

一直在等着的宋献策神情一紧,连忙放下了手中的竹筷,跟着开口说道:“很好,兖州不愧是大城,这里繁花似锦。尤其是街道上的秩序,更是井然有序,更为难得的是,在百姓的脸上还可以看到他们发自真心的笑容。梁大人治理有方,大元帅功在千秋呀。”

“哎,这都是大明的政策好,呵呵。”梁军很是随意的摆了摆手,并不居功。

“是,大明的政策好。”宋献策也是呵呵一笑之后,附和的说着。

谁不知道这是一句客套话,倘若真是大明的政策好,那为何之前大明就要亡矣?

如果是大明的政策好,又哪里来的这些流匪,哪里会有顺军与顺国呢?

说到底,这一切还是因为朱常武的出现而改变的。只是梁军并不想要替自家公子居功,宋献策自然也就适可而止。

“宋使者,以后的大明会越来越好,最终在这片土地之上,只会有一个朝廷,一个执政者,那不知道在宋使者看来,他又会是谁呢?”梁军笑眯眯的开口问着。

这句话看起来,似是随意说说,但逼其表态之心已然是非常的明显。

看似是聊天,实则也是梁军在试探宋献策的内心想法。

倘若是对方此时说,最终胜利者会是大顺,那不用说,此人并没有看清现实,若是如此,便只能好好教教他怎么去看清现实了。

反之,若是对方说大明会是胜利者,那就证明对方是识时物者,那与这样的人聊天,自然也就会轻松许多。

谁都喜欢与聪明人聊天,这会省去很多的麻烦。

梁军问出了问题后,就笑眯眯的看向着宋献策。不仅是他,便是一旁的谷可成也在盯着他看,且还很紧张的样子。

史可法说服了谷可成,让他投降由顺将变成了明将。

等到明军进了兖州城之后,人家的确履行了之前的诺言,不仅给了他一个三万夫长的实职,同时手下之兵,还都是之前的那些顺军。按说他应该是满意了。

但做为降将,你给他的越多,他往往就越是会担心,会担心有一天失去这一切。

此时的谷可成,很希望可以有更多与他一样的人投降到明军,这样的话,他就不是唯一,他的安全上自然就会有了更多的保障。

宋献策可是阁老,那是绝对的聪明人。至少单比智商的话,谷可成是要甘拜下风的。

正因为如此,谷可成更加希望宋献策可以和自己做同样的选择,这样就可以证明自己的选择是对的。这样他就有了更多志同道合之人,吾道不孤也。

面对着两人都有些紧张的神色,宋献策只是略一沉吟之后,便开口说道:“当然是大元帅了。”

即没有说明军,更没有说顺军,说的是大元帅,这个回答便是很有意思。

“大元帅也是大明的人,这么说宋使者更为看好大明了?”梁军一副要混淆概念的样子说着。

“呵呵。”这一次,宋献策没有直接回答,只是笑了笑,摆出一副,你说是就是的样子。

梁军并没有在这件事情上较真,而是继续笑问着,“这么说来,宋先生是准备要投降大明了?”

名称改了,由使者改为了先生,证明着梁军的招揽之心。

以宋献策的聪明,自然是听了出来,当下便点头道:“自然是可以的。但如果可以投靠在大元帅麾下则是再好不过。”

“哈哈哈,一切好说,大元帅在大明很有分量,话说也是管用的,宋先生的事情我也会禀报于大元帅知晓,想必一定会给您一个满意的结果。对了,明天一早我会带着先生去见大明皇太子,过场还是要走一下的。”

梁军话说的漂亮,表面上看大元帅是大明的一位臣子。可实际上也已经点名,那就是以后宋献策是大明的人,更是大元帅的人。不然的话,何来见皇太子是走一个过场的话呢?

“好,一切都听梁大人的。”宋献策笑着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

千万不要以为宋献策这是无奈之举,以为他是被抓来了,没有办法才答应的。

像是他这样的聪明人,最是会审时度势,在很早之前的时候,他就开始对朱常武进行详细的了解。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