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一章 祖大寿请战

u0011|,宁远城。

朱常武也在第一时间收到了战报。

战报是火凤凰006号发来的,此时名为肖初雪的零零六号已经成功潜伏到了左良玉的夫人秦氏的身边,这个消息就是她从左良玉身边的亲兵口中得知。

看了看这份战报,朱常武叹了一口气,无奈般的摇了摇头。

魏藻德和三皇子朱慈炯开始征兵练兵的第一时间,朱常武就知道了这件事情,甚至他还早就预知了这支军队的未来。

一个未成年的皇子,一个天天只知道知乎者也的老书生,指着他们两人都练出什么精锐之师来,那基本就是玩笑。

你以为谁都像是朱常武这般的来自未来?还带有着让天下群雄都战战兢兢的武器系统吗?

只是朱常武知道他们这样做很可能会是一场闹剧,可怎么样也没有想到,会如此的不堪。

仅仅只是一个照面就被左军给打懵了,跟着就是全军溃败,便是最终连主将都主动投降了,这...这当真是让朱常武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行了,通知众将晚上过来集合,我们是要准备回去了。”朱常武叹口气之余后说着,他知道,没有了这支所谓的文臣之兵后,现在大明有事,自然就只能指望着自己了。

“是,大将军。对了,大将军,吴三桂正在外面求见,还带来了一个人,好像就是他的那个舅舅。”王军华答应一声之后,便把刚刚龙兵警卫战士送来的消息说了一下。

主动提及了祖大寿,意就是在告诉朱常武,见不见人,还是要由大将军说了算。

听说吴三桂带着祖大寿来了,朱常武想了想还是决定一见。

在心中,对于祖大寿朱常武还是有些好奇的。

历史之中,这个人在大清攻下了山海关占据了北京城之后,便如透明人一般,直有死了的时候才有一些的记载,那以建奴的尿性,怕是他应该没有为清国做出什么贡献,不然的话一定会大书特书的。

就像是影视剧中的那位罗锅,他是汉人,但和父亲刘统勋都一直在为清国效力,史书中就给予了不少的记载篇幅。现在想一想,这就是典型的汉奸呀。(此为浪子一家之言,不必较真)

“行了,既然来了,就叫他们进来吧。”朱常武终决定一见,他要看看这位投降了清国又叛了他们,最终还是被困而降,却一直没有为清国出力的祖大寿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门外,吴三桂终于还是拧不过舅舅,在其三番五次的要求之下,带着祖大寿来到了朱常武在城中的院府。

带着祖大寿来了,但吴三桂还是不忘记叮嘱道:“舅舅,一会您可不要什么都说,如果大将军不高兴的话,您就少说两句,行吗?”

“好好,你都说了多少次了,舅舅还没有老,不糊涂。”祖大寿无所谓般地摆了摆手。

“吴将军,大将军请您进去。”门外负责警卫的龙兵得到了命令之后,大步来到了吴三桂的面前,开口说出了这些之后,还主动的敬了一个军礼。

吴三桂怎么说也是杀清狗的将军,还立下了不少的战功,值得给予军人的礼仪。

“多谢多谢。”吴三桂连忙点头答应,然后还主动的回了一个军礼,只是怎么看,这个抬手军礼都有些不标准。

带着自己的舅舅,吴三桂两人这就迈步入院,但从两人进入院中之后,脚步就放轻的举动来看,两人心中还是很有些忐忑的。

不忐忑不行呀。

吴三桂带着祖大寿前来,事实上就是在赌命。

倘若是祖大寿不出现,在吴三桂想来,凭着他是自己舅舅的原因,朱常武是会卖给他一个面子,饶了此人性命的。

可是现在,自己甥舅两人主动送上门来,那祖大寿的性命就已经不在掌握在他们的手中,而是要凭着朱常武的一言而决。

大厅之中,朱常武座在主位之上,笑看着吴三桂两人走进了正厅。

当吴三桂抬头看到朱常武之后,便不由自主的右腿一软,这就半跪了下去,“属下吴三桂见过大将军。”

没有在称末将,而是属下,显然这个时候的吴三桂态度很端正,是真的尊敬朱常武,以其马首是瞻。

“嗯,这一战你打的很勇敢,立功不小,起来吧。”朱常武笑说着,随后还指了指一旁的椅子,示意吴三桂可以座下。

对于战场上表现英勇的将军,朱常武都是欣赏的,如果有可能,他也会给这些人以最大的尊重。

“多谢大将军。”吴三桂起身之后便是一脸感激般的说着,但他却并没有马上座下,他没有忘记,自己舅舅的事情还没有说呢,这便准备去介绍着身后的祖大寿。

只是不等吴三桂去开口,祖大寿已经主动开言道:“罪将祖大寿见过大将军。”

说完话,祖大寿已然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然后就是五体伏地,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是多么尊重朱常武,内心中又是多么的虔诚呢。

可只有朱常武知晓,看一个人绝对不能只看表面。

尤其像是祖大寿这样可以两次叛明,同时也是两次叛清之人,他的心思之复杂,那绝对不是一般人可以驾驭得了。

历史之中,崇祯四年在大凌河城,祖大寿第一次降清的时候,就与皇太极登坛发誓祭天,盟誓祭天。

可是不久之后,他借机逃回锦州之后,便反了清国。

这样一个把誓言当放屁的家伙,如果你只是看他表面做什么,就要轻信于他,那就等着被人戏弄好了。

“你就是祖大寿,就是那个杀了何可纲,大开城门投降清国的祖大寿?”见到祖大寿跪倒在地之后,朱常武没有像其它招贤纳士之人一般,主动上前相扶。

甚至连说一个起身的话都没有讲,而是直言对方的过错。

这些话听在一旁吴三桂的耳中,吓得他扑通一声就跪倒在了地上。

有这样的举动,足以说明,朱常武在吴三桂心中的地位之高,那绝对是打一个喷嚏都可以吓得他尿裤子一般的存在了。

朱常武的出现,根本就没有给吴三桂投机的机会,算是把对方的野心从一开始就压制在了心底里。也可以说,此时的吴三桂与历史中那反复小人的吴三桂已经有了质上的变化。

吴三桂扑通一声在旁跪了下来,那是因为他也没有想到,朱常武上来就会提何可纲的事情,这绝对是祖大寿身上的一个污点,一个你不管怎么样解释都是污点的行为。

跪在地上的祖大寿显然也没有想到朱常武会一上来就提及这件事情。

正常来说,像是自己这般的英雄人物相投,换成谁不都应该表现的极为高兴,然后伸手相扶,一副主宾相欢的模样吗?

也只有这样,传出去才会是一段佳话。

但朱常武丝毫就没有这样做的意思,相反直揭自己的伤疤,他到底是想要干什么?或是说眼前这个比自己外甥还年轻的年轻人,心中到底想的是什么?

祖大寿心中有些琢磨不透,但跪在地上,面对这个问题他还是必须要回答。

不回答的话,接下来的对话就没法继续下去。

“是,何可纲是罪将杀的,但之所以杀他也是没有办法,当日大凌河城被清军重重围困,粮食吃完了,我们不得不杀民充饥,在这样下去,最后这里只会成为一个死城。罪将也是没有办法了,这才想到诈降一计。但那何可纲却是宁死不降,为了更多人可以活下来,罪将只能忍痛将他斩了。”

说起这些的时候,祖大寿的声音还有些哽咽之音,也不知道他是有些后悔了,还是当时斩将是迫不得已,真得伤心。

听着这种回答,朱常武并没有去做什么评价。

先不说何可纲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死了,他根本就不可能认识对方,两人也不存在什么感情。就说对这样的尘年旧事,朱常武本人完全没有半点的兴趣可言。

之所以问出这样的问题,就是想看看,祖大寿会如何的回答而已,或是说给出什么样的借口罢了。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朱常武想要借此事来震慑祖大寿,意在告诉对方,你在我这里放聪明点,不要想耍什么小手段,不然的话,我完全可以借着何可纲的事情就斩了你,且别人还无话可说。

祖大寿的回答,不能说完全的过关,但也是一种回答。朱常武听后不做任何的评价,而是把其搁置在了一旁,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以后随时可以在提此事,重新议罪。

“祖大寿,这一次多尔衮他们都逃走了,按说你现在是清国正黄旗总兵,你想逃的话,应该有很多机会,为何被留了下来,可是清国抛弃了你吗?”

听到朱常武直接开启了另一个话题,祖大寿听后便是连忙出声解释着,“罪将怎么可能会逃,罪将虽然有罪,但生是大明的人,死是大明的鬼。之前降清只是无奈之举而已,现在我大明天师到来,有了机会,罪将自然是要反正的。罪将是连杀了两名女真骑兵这才逃了出来,为的就是可以重归大明。”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