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二章 政务上的非凡见解

事实上,以他的年纪,王承恩做他的父亲都没有什么问题,可他还是这样说。相反王承恩的脸上并没有什么生气的意思。要知道,可不是谁都可以被朱常武这般夸奖的。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王承恩是真心为崇祯好的人,他也是知道这两个月朱常武的辛苦,这一次服务他,那是心甘情愿。

“朱卿,一路辛苦了,其实你可以回去好好休息之后,明天再来的。”崇祯一脸客气的说着。

“谢谢皇上的关心,我倒不是那么累。再说了,现在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我去做,今天汇报之后,明天就可以着手做事情了。”朱常武依然没有称臣,或许他以后也不会了。

对此,崇祯倒是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人家一直是如此,又不是现在才改变的。

再说了,现在崇祯对于朱常武那个未来人的身份是深信不疑。若非是如此,对方哪里来的那些威力强大的火器?

听说,他们赶路的时候,是用一个铁家伙代步的,不仅不费什么体力,且速度还是极快,这只会更加证明了朱常武的身份。

“有些事情不是马上就可以做成的,还需要一点点来,朱卿不可太劳累了,大明还需要你呀。”

“是。”朱常武抱拳以一礼,他可以感受的出,崇祯说这些话的时候,那是对他真的关心,即是这样,他当然要道谢。

而在谢过之后,朱常武就开始把上一次离京之后,所发生的事情逐一的开始着汇报。

朱常武穿过来之后,记忆力大增,他可以回忆起两个月来所发生的任何一件事情,汇报的时候那是连卡壳都没有,就像是眼前有一张稿纸,让他照着去念一般。

坐在龙椅之上的崇祯认真的听着,当听到李氏粮铺,听到了才春风的名字时,他打断地问着,“朱卿,这个人可靠吗?把这么大的粮食生意交到一个商人手中以后会不会有危险?”

“人还是可靠的,这可是当初调查了不少人之后,得出的结果。至于说会不会有危险,只要时刻盯着,半月一查账,那是不会出什么问题的。皇上,大明太大了,任何一个行业除非是涉及到了高度的机密,不然都不能去垄断,不然的话,结果都会证明不是太好。就像是盐,看起来是朝廷在卖,可事实呢?”

盐可是国家专卖之物,但事实却是的。

崇祯明白了朱常武的意思,“朱卿的意思是,以后盐业也要开放吗?”

“对,但不是完全的开放,而是半开放。就是指定几个有实力的商家一起来做。人多了,就有竞争,那些人为了可以多赚钱,就不至于在哄抬价格,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的杜绝私盐的出现。”

“那如果,这些商人趁机座大怎么办?”崇祯来了兴趣地问着。

之所以把盐业紧紧抓到手中,就是怕有人控制了这一行,最终座大会反过来威胁国家。还有一点,盐可是关乎到人们基本的生存问题,倘若这些盐商为了赚钱,或是压低成份,在其中做些什么手段,那可要如何是好?

朱常武既然想到了这一点,当然早就想好对策了。“皇上,这件事情也好办,我们主要做好两点就行,第一就是监督。”

“时常派官员去查,查盐的价格和质量,但这只是明面上的。第二就是民间的监督,涉及到百姓自身,他们原比我们还要紧张这件事情。到时候若是发现了问题,举报的百姓可以得到一定的奖赏,同时收回有问题的商家盐证,以后也不许这个家族在经营盐务了。”

“第二,盐商一年一换。不管你做得再好,也不能续任,最多就是隔上一年之后再次竞争。如此一来,就不怕他们会座大。”

朱慈烺就站在一旁,认真的听着朱常武的言论。

这还是他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听着朱常武阐述着他对国家政务的看法。虽然这并没有涉及到什么官员的任命,但涉及到了百姓之根本,在他眼中,同样是大事。

“一年一换?这会不会太麻烦了?”崇祯听后,先是思考了一番后,又出声反问着。

“不会。皇上只需要知道,只要能给商人带来利益,他们是绝对不会怕麻烦的。”朱常武十分自信的回答着。

事实上,如果一定要朱常武去说的话,他还是认为盐业这样的大事应该交由国家来做,这才是最保险的。只是现在的大明根子都烂了,在好的事情交到那些四处伸手的贪官手中,早晚也会办砸。

盐业就是如此,私盐为什么会横行,不还是相关的官员没有把事情做好,没有急百姓之需吗?

再有,朱常武之前听张奡说过,去年大明的盐税竟然只有十几万两。

呵呵,当时朱常武就笑了,这怎么可能吗?

这让他都有些佩服起了那些盐官,这些人也太贪了,哪怕你喝点汤,让朝廷吃肉也行呀。

现在却是反了过来,变成了朝廷喝汤,他们吃肉。

可以想像,政策不改的话,就算是把这些盐官都抓了,换一批人上去,要不了多久,事情还是会重新变回来的。这可不是后世,有着极强的通讯能力,尤其是网络的强大,哪里出了一点事情,马上就会弄得人尽皆知。

现在这个时代,很多人一生都没有走出过自己所在的县城,消息更是闭塞的可怕。就算是受到了压迫和不公,也无法及时的反馈,没有办法,那就只能从源头想办法了。

只要朝廷这样做了,那些大家庭、大商人得了盐的利益之后,他们为了自身的好处就会主动的打击私盐贩子,那时用不了多久,盐业就会重新的回归到正常状态中来。

对于盐业,朱常武同样没有要收高价的意思,至少现在的价格是不行的,还要降一大半,这样朝廷可以赚上一些,盐商可以赚上一点就行了。毕竟这东西属于极大的消耗品,量大的情况下,仔细看看,一年还是会有不少的进账。

“可以,这件事情回头朱卿还要麻烦你写一份奏折上来详细说说。”崇祯终还是被朱常武说服了。最主要他清楚,这很可能就是后世的聪明人想出来的办法。

即是在后世行得通,没道理在他这里不行,所以他便算是同意了下来。

说完了盐业的事情之后,朱常武继续说着才春风的事情。“皇上,粮价也是如此,指着一人去办,哪怕全由大明百货商店来卖,也是不行的。大明太大了,我们不可能在每一个地方都开了分店,这太浪费人力物力和精力。所以也是应该指派出去,采取之前的办法,我们只需要统一价格就可以了。”

“对,对,价格一定要统一。现在这个样子就挺好,百姓吃得起粗粮人人称赞。至于细粮,有钱人也不会在乎那点涨上来的银子。”崇祯满意的点头。

“是的皇上。我们接下来做事就是要考虑区别对待,为了国家的发展,我们可以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让他们过了更好的生活。但同时这些人也有义务承担更多的责任,需要他们也拿出一部分的利益来交还给国家,这样我们大明才有钱去接济穷人,给他们创造更好的条件,让更多人因此而共同富裕。”

朱常武这一开了口,就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跟着又说了很多接下来他要做的事情。总结起来就是他会弄出更多的好东西,卖给富人,用从他们手中赚来的钱,去帮助穷人变成富人,周而复始,时间一长,自然而然大明就会进入富人多,穷人少的阶段,那个时候就是全民富裕了。

崇祯一直在认真的听着,生怕自己记不住,还让王承恩在一旁记录着,似是生怕错过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一般。

朱慈烺也是一副认真聆听的模样。

之前他只是以为自己这位少傅老师只知道打打杀杀,尤其是擅于杀人。除了在打仗上有才能还有能创造出一些新鲜东西外,就没有什么本事了。

经过现在的聆听他方才知晓,原来老师竟然这般的厉害。只是他更分得清轻重,知道现在的大明还是要先以稳住形势,灭了内外之敌为主,这才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这方面上。

朱常武这一呆,就是呆到了晚上,崇祯赐宴,叫了太子,三人一起用了晚膳。

席间,崇祯放下了身段,又请教了不少的问题,都被朱常武一一给予了让他满意的解答,他也明白了朱常武接下来要做的一些事情,这可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他当然都会全力支持。

一直到皇宫门要关了,崇祯这才不舍的让王承恩亲送朱常武离开。

皇宫之外,凌霄云和高行两位中队长带着足足百名龙兵正在这里等待着他们的大将军。

虽然说回了京师,但大将军的安全一样是重中之重,龙兵是绝对不会允许任何人伤害到他们的大将军,哪怕是一根汗毛都不成。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