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有钱好办事

比如说周皇后按着和崇祯商量好的,索要聘礼时,提出要重新拥有研究院三成的股份一事,朱常武那是连犹豫都没有,便直接答应了。接着周皇后还说公主出嫁,非同小可,需要有与身份相匹配的府邸才行,那建府邸就需要不少的银子,开口就是五百万两,朱常武还是一口就答应了下来。再有就是要朱常武要卸了太子少傅之职,毕竟一面是太子的老师,一面又是当朝的驸马,辈分会乱的,朱常武还是没有打壳的答应了下来。哪怕明知道,崇祯是利用这个机会,削弱朱常武在文官中的影响力,去的是他的文职,他还是没有半分的犹豫之态。人家如此的配合,反倒让周皇后不好意思了,在然后就是皆大欢喜,商量一旦府邸建成,等朱常武从北地打了胜仗归来,就给完婚。说到这里,那基本上谈话就结束了。至于接下来的六礼之事,便是朱常武的二哥朱常澄与皇家接洽,就与朱常武没有了什么关系。从见了面,到朱常武离开,连半个时辰的时间都没有,周皇后看着对方离去的背景,不得不感叹而道:“这是一个做大事的人,相比之下,反倒是我们的格局有些小了呀。”朱慈炯离开了皇宫,重新前往龙兵军营。周皇后来到了乾清宫,向崇祯说起了与朱常武见面相谈的过程。得知自己这边的条件,朱常武都接受了之后,崇祯的脸色这才好看了一些道:“哼!还算是他识相,若是这些小条件还要推诿的话,那朕豁出去不要颜面,也是不会把长平嫁给他的。”周皇后在一旁笑着,她当然看得出来,这是崇祯在打肿脸充胖子。但不管怎么样,事情谈成了,她这个做母亲的就可以放下心来。尤其是朱常武的爽快,更让她看出,朱常武对长平公主还是有感情的,这更让她放心不少。想来嫁了过去,是不会受什么委屈的才是。同样是当天晚上,长平公主赵徽娖终于从研究院回到了皇宫之中。之前的时候,她与朱常武的关系还没有暴露,她还可以以皇家监督人员的身份在那里呆着。可是现在,事情说开了,虽然距离成婚还有段时间,但她也算是半个朱常武的人,若是再留于那边,不免就会有不好听的流言传出。长平公主朱徽娖回到了皇宫,不久之后,有关大元帅要迎娶长平公主的事情也开始在京师之中流传开来。百姓闻之,自然是欢欣鼓舞。他们有现在的幸福生活,朱常武功居至伟,现在自己的恩人就要迎娶公主,他们也跟着高兴。权贵大臣们闻听,起初也是非常的高兴。驸马呀,那就是有名有权之辈了,悬在他们头上的那把刀是不是就可以挪开了?但当随着他们的打听,得知朱常武虽然是附马,却与其它的大明驸马并不一样时,依然还是拥有着兵权,且还拥有着纳妾的资格时,这些大臣们马上就变得灰心了起来。失望归失望,却是没有人一就这件事情弹劾朱常武,甚至连一个说怪话的都没有。这倒是让崇祯有些意外,这多少也算是违背了祖制,这些臣子们就不上弹劾奏章的吗?等到他们就此事弹劾了,然后他在给压下去,也好让朱常武知晓,我并没有白要你那些东西,我也是付出了努力和精力的。但这些大臣却因为畏惧朱常武,无人弹劾。在他们看来,这件事情连皇帝都同意了,他们再弹劾还有什么用?除了去得罪朱常武,再弄一个不好,被人所针对了,图啥?这一次,所有的臣子都变得很老实,反倒是让崇祯失望不已。而做为事情主人公的朱常武,此时根本就没有时间去想那么多,这一刻,他正在户部的衙门里,与一众人等商议着大战前的准备工作以及新政推行下困难的解决问题。朱常武高居于主位上座下。 左边是当朝首辅范景文,同时兼任工部尚书。右边是户部尚书张奡,吏部尚书倪元璐。倪元璐,原本是户部尚书兼侍读学士,李自成进北京城的时候,自杀殉国。朱常武的到来,让他没有照着历史中走下去。但又因为张奡的突然出现,抢了他的户部尚书之职,这便调任到了吏部当了尚书。在王家彦。考虑到接下来梁军要跟随朱常武一起出兵北上,接下来兵部事宜还要交给副手去办,这个王家彦便也列席了会议。所谓的列席,就是没有人问他意见的话,他是不能发表对事情的看法。“橡胶车轮已经弄好了,一些商人已经试用过,效果很不错,比之木轮更加适合于长途跋涉,这件事情工部那边可以考虑出售,用来装备更多的马车,这样一来,我们大明的运输能力就会得到了成倍的提升。”朱常武率先开了口,范景文兼着工部尚书,这一会自然是点头称是。“户部这边军粮要加紧整备,大军一旦去了北地,那里可比中原与南地荒芜许多,粮食都要自备才行。光靠商人怕是不够,户部这边也要尽上全力才可。”“是。”张奡做为朱常武一系之人,自然是高声答应着。“兵部这边要安抚好这一战出征军人的家属,要充分保障军人与家人的通信畅通,如果军人在前线立了功,要及时的把喜报送到家中,记得要敲锣打鼓,声势弄得大一些,要人尽皆知。”这些话,朱常武是说给王家彦这位侍郎听的,他很清楚,荣誉对于军人而言有多么的重要。“是的。”王家彦闻言是连忙答是。“吏部,要提前考核好官员,这一次我们打过了山海关之后,将会大量的收复辽东地盘,到时候会有大量百姓迁移过去,当地官员也不能落后,记住,要实干性的,最好是有过军伍经历,再不济身体要好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