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三章 可是有错

大帅这些都是读书人,是大明未来的基石,可要善待呀。”徐弘基并没有在强出头的意思,他似乎可以感觉的出来,自己的面子在这位天下兵马大元帅的眼中,并不占什么分量。

“好说,好说。”朱常武呵呵笑了笑。看似他是答应了下来。

这就让徐弘基不由松了一口气,只要不乱杀人就好。跟着他便退到了一旁,他也很想看看,面对眼前这复杂的局面,这位年轻的大元帅要如何解决与处理。

徐弘基退到了一旁,朱常武便开始直面眼前这些书生。此时读书人的数量已经增至到千人了,且看这样子,这并非是极限,人数还是随时可能会增加着。

“本帅朱常武,奉皇帝之命前来救援应天府,如今左军已经被打退,将士们战场杀敌,英勇不屈,如今打了胜仗,想要回城休息,但不知你们挡我去路,所为何事?难不成...你们早已经投降了反贼左良玉,想要与我大明为敌乎?”

面对着上千的读书人,朱常武丁点的惧色都没有,相反上来就把一顶大帽子给扣了过去。

“非也非也,我等自然也是恨那左贼,对于大军能够凯旋,自是欢喜非常。但胜利之师又如何,这不是你们不尊重我们读书人的理由。”

人群之中,在寂静数息之后,突然就传出了反抗的声音。

“来人,将那个人抓过来。”朱常武眼力很好、耳力更好,寻声断位,让他一眼就看到了躲在人群之中的那位开口之人。心中想着他就应该是这一次事件的主使者之一了,当下便是手一伸,向着那人身上指了过去。

显然,说话之人并没有想到这么快就被给人注意了,被认出之后,本能性的就想后退,想要再一次隐退到人群之中。但王军华得了命令,岂会给对方逃走的机会,当下直冲而去,期间有几名读书人因为反应不及,还直接被撞得是东倒西歪。

王军华的速度很快,很快就让他把人给抓在了手中,跟着如提小鸡一般的给提了回来,捏其脖子,让他跪倒在了大帅的面前。

这位四十二岁,穿着一身长袍的中年男子当下就被迫跪倒在了朱常武的面前。

挣扎了数下不得的张采脸色通红,也不知道是羞的,还是被气的。

张采,南京礼部仪制司主事,是钱谦益的狗腿子之一,同时也是这一次事件的主导者、参与者。

礼部主管教育之事,张采利用职权叫来了不少的读书人,许诺他们事后之后,会给予一些官职做为好处。

读书人寒窗苦读,不就是为了一朝可以金榜题名,可以入朝为官,光宗耀祖嘛。

现在机会就摆在面前,少有人可以抵抗住这种诱惑,如此就有了一些读书人牵头,跟着就有了这些完全不知情的其它书生跟涌而来。

之前张采一直没有站出来,而就是挤在人群之中不时的喊几声口号罢了。

刚才朱常武站出,上来就给他们扣了大帽子,还是造反的大帽子,他是生怕这些书生们被吓到了,便主动跳出来解释,想着人这么多又是天黑,自己不应该被人发现才是,却想不到朱常武的眼力如此之好,只是一眼就把他给逮了出来。

如今就跪在朱常武的面前,张采心跳极快。

别的书生是被利用了,完全不知道这位大元帅的过往,但他身为朝中官员,他可是知晓的。

这位可是杀过国公、阁老甚至是皇帝的岳丈杀起来都是眼睛不眨一下的人,像是他这样的五品官,怕是连大点的蚂蚁都不算,那是随时都可以捏死的存在。

一想到可能会死,张采变得更加惊慌起来。

看到张采那变幻不定的脸色,朱常武眼中闪过冷意的问着,“你是何人,看你年纪也不小了,莫非还是没有任何的功名,这般说来,你也真是够笨的了。”

这些来挡路的书生,多数都是在十几到二十多岁之间,上三十的都很少,更不要说张采如今已经四十二岁了,躲在人群之中的确有一种格格不入之感。

“非也,本官礼部仪制司主事,已是有官身之人,怎会是愚蠢之辈。”被这一激,张采当下出声便反驳着。

为官者最重体面,现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被人所轻视,张采当然不会允许,这就暴露出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可话在说完之后,张采便是一愣,跟着就开始后悔。

他弄不懂,自己怎么就把真实身份给暴露了出来,这下子好了,他身为朝廷官员,却是出来阻拦凯旋大军回城,这可是大罪呀。

不行,这样的罪责他不能担,那就只能找其它的事情来顶替。

一想及此,张采这就把目标放在了朱常武的身上。

他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他不是为了反对凯旋大军回城而来,而就是为了针对朱常武个人而来,如此他的行为就属于个人恩怨,如此就无法从国法上治自己的罪。

至于因此而得罪了朱常武,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了,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再说了,他公开的得罪朱常武,还可以替自己拉拉名声,同时也等于给自己的性命安上了一层的保险。

我可是公开找你朱常武的错处,你若是杀了我,只会是显得你为人小气,瑕疵必报,一旦官员被扣上了这样的帽子,那可是对仕途极为不利的。

很多事情就是如此,你偷偷摸摸的做,别人就可以悄然的收拾掉你。可若你正大光明了,别人做起事情来反倒还要顾虑一些影响,反而你会变得更加安全。

“哦,原来你是朝廷官员呀。只是你刚才的话是何意,你说你是官员不是愚蠢之辈,那岂不是说这些读书人都是蠢货了?”朱常武眼见对方自暴了身份之后,便呵呵然的笑了起来。

像是这么多读书人齐聚于此,要说没有人指使他是决然不会相信的。

只是没有想到,这么快就可以抓到其中一位,那以此人为突破口,想必事情的始末很快自己就可以查一个清楚了。

又是一个帽子扣了过来,张采甚至都不用回头,就可以听到身后读书人在小声的议论着。

心中想着,这个朱常武还真是牙尖嘴利之人,不太好对付呀。不过张采怎么说也为官这么多年,脑子还是很灵活的,他决定不在这件事情上纠缠,而是主动换了话题说道:“大元帅,你来救援应天府,打败了左军这自然是大功一件。但再大的功劳也掩盖不了你轻视读书人的所为。”

“哦,我如何轻视了?”

听着朱常武的反问,张采心中大喜,他就怕对方不接自己的话,只要接了,那主动权就掌握在自己手中了。

他又哪里知道,朱常武会是有意如此呢。

有些事情发生了,就像是人身体上长了一个脓包,那是不能无视,而要一定要挤出来的,不然的话,包就会越来越大,直到影响整个人身体的健康。

朱常武就是要借用张采之口,把一些问题暴露出来,然后一一的给予解决掉。

并不知晓其意的张采还以为自己占了上风,当下便开口道:“你将我辈读书人脱去了上衣在大街上游行,这不是不轻视是什么?读书人是有尊严的,岂容他人亵渎!”

“说得好!”

张采的话音一落,便引起了一些读书人的叫好之声。

不用说,这些人都被许以重利而来,此时见自己的主子有难,心中自然着急。

着急如果张采出了事情,是不是之前一些的承诺就无法兑现了。

所以,现在有机会可以救下张采,他们当然要给予支持。

“呵呵。”朱常武继续的笑着,对于有人叫好他丝毫不以为意,不过就是一些跳梁小丑罢了,人再多也是小丑,是改变不了局面的。

“你笑什么?”

这道轻笑之声落入到张采的耳中,让他十分不解的问着。

“本帅笑什么,当然笑有些人的不懂事,笑有些人读书都读到了狗肚子里了。”

朱常武笑着回答着,然后就是话锋一转道:“所谓的读书人,在本帅看来应该比常人更为懂礼才是。可看看这些读书人做了什么,他们竟然阻拦凯旋大军回师,请问这是一种什么行为?”

“什么行为?”张采本能性的反问着。

“这就是一种叛国之举。”朱常武的声调突然加大,直震得张采耳膜都有些生疼。

趁着对方身体不适,无法马上开口说话的机会,朱常武继续的说道:“不让凯旋之师回城,这不就等于是左贼的帮凶吗?这样的人,难道不应该抓,不应该惩治?”

“若是说别人做得,倒还勉强说得过去,他们没有读过书,不知礼可以理解。但这些可都是读书人,甚至还有不少的秀才在其中,难道他们不知道,胜师回城,便是百官都要迎接的吗?”

“如果此事发生在京师,纵然皇帝不出来迎接,那也是要派皇子为代表代为迎接的。就是这么浅显的道理,这些读书人却要反其道而行之,请问,抓他们可有错?”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