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多尔衮的算盘

你马上派人去联系山西八大家,告诉他们,想办法对付朱常武,只要事情成了,朕允许他们的货物随时进入大顺之地贩卖,到时候会给他们各种便利。”李自成开始找帮手了。

“是。”李岩知晓其意后,抱拳答应。

“左都督,你马上派人寻找进入中原的倭人,然后想办法与他们联系上,商量一同对付朱常武之事。”

“是。”刘宗敏亦是抱拳痛快的答应着。

“其它爱卿,回去也好好想一想对付朱常武的办法,若是文臣想到了,朕升他为阁老;若是武将想到了,朕封他为都督。”李自成一边说着,一边露出了凶狠的面色,这一次他当真是发了狠。

为了可以对付朱常武,他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便是许下了重利。

所有的文武大臣听到之后,皆是全身一震。

可也就是激动那么一下而已,这一次对付的可是朱常武,又岂是那么容易就可以办到的事情呢?

......

确定了以河南为下一个目标之后,朱常武便一声令下,开始整军,做着大军行动前的所有准备。

谢君友所部现有七万人,经过简单的考核之后,留下了五万人,其它两万划为了地方部队,负责分派山东行省各地,充当地方守备军的存在。

那加上谢君友的五万人、谷可成的三万人,朱常武手下这股明军的实力首次达到了二十多万之规模。

这二十一万明军之中,有骑兵四万,步兵十七万。在进行了整合之合便由东昌府过濮州、曹州到达了曹县。

考城,做为河南行省与山东行省的交界之地,得知大明军队二十余万直奔他们这里而来时,守城的一千顺军是闻风而降。

消息传入到归德府(商丘)马世耀将军的耳中时,他连忙招来众将商议。

马世耀此人作战倒还算是勇猛,但也极为贪钱,死在他手中大明之人可是不少,他深知像是自己这样的,怕就算是想要投降朱常武,人家也未必会喜欢,在加上就是前几日,自己的家眷和子女都已经送往了西安府,投降之事他是万万不能去做的。

不能投降,打又打不过,马世耀便起了其它的心思,那就是跑。

不是有句话说的好嘛?惹不起总躲得起吧。

来不及请示,或是说根本就没有打算去请示,怕是他也知道汇报了没有人会同意自己离开,马世耀便自作主张带着手下的八万大军离开了归德府,跟着先向柘城而转,随后北上直奔开封府而去。

开封府里,右都督田见秀可是率着重兵屯集于此,抱团取暖嘛。

归德府城门洞开,明军可谓是兵不血刃的拿下了这里,也等于是就此打通了由京师去往应天府的通道。

......

三月的天,即便是北方已经不在那么寒冷,柳树已经发芽,积雪开始融化。

沈阳城。

斥候战马飞快而入,送来了沙俄军队逼近的消息。

相比于以往,这一次城内却没有任何人表现出紧张之意,一切都是因为沙俄的目标根本就不是他们,这一次过来就是借路而已。

英亲王阿济格代表满清朝廷出现在了城外,还带来了一些的吃食,表达着对友军的慰问之意。

骄傲的安东将军,连阿济格的面都没有去见,而是派出一名叫叶夫尼根的将军将粮食接了下来,跟着大军继续向西南进发,奔向之前兵败的宁远地区。

宁远城前,哈宁济带着七万大军出现在了城外,跟着进入到已无人烟的城中。

面对着明军早已经退走而弃的城池,哈宁济却是不要脸地派人回奏,说是他经过了一番的苦战之后,终于拿下宁远城,并杀明军数千余。

消息传回到沈阳城,阿济格自然是十分的高兴,跟着他便决定亲带大军前往。

他们这里已经收到消息,那个之前打败了清军的朱常武此时正在大明的中原地区,他是根本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回转到北方,这便是他们的机会所在。

英亲王阿济格这边有了动作,可是急坏了豫亲王多铎,他是连忙赶到了兄长多尔衮的府邸。

“王兄,朱常武并不在北地,阿济格挑着这个时候出兵,很可能会成功的,您难道就一点也不着急吗?”

看到多铎那一脸的急色,多尔衮却是不急不缓的摇了摇头道:“着急?着什么急?为什么着急?”

“怎么?王兄就不怕阿济格真打了胜仗,会收买更多的人心?”多铎着急的反问着。

“对付大明,他还没有那个本事。就算是占了一些的便宜,那也不过是在踏向死亡之路上更进了一步而已。”多尔衮继续摇着头,然后还指了指面前的椅子,让他坐下。

多尔衮的镇定,倒是让多铎变得镇定了一些。他一边向着椅子上坐下,一边抬头看向多尔衮,显然他想知道王兄到底是怎么想的。

眼见多铎冷静了下来,多尔衮也在他的面前坐下,然后缓缓而问着,“王兄问你,朱常武厉害不厉害?”

“厉害。”多铎不假思索的回答着。

要说以前面对明军的时候,虽然他们也有吃亏之时,但总是能找到解决事情的办法。远不像是面对朱常武之时,完全给他们的就是一种束手无策之感。

眼见多铎如此的实在,多尔衮笑了笑后又继续发问道:“王兄在问你,礼亲王聪明不聪明?”

“聪明。代善的确比王弟聪明许多。”多铎依然还是很老实的回答着。

“那不就结了。”眼看着多铎回答了自己的两个问题之后,多尔衮就笑了起来,似乎是已经给出了答案。

但多铎却是愣住了,他完全不明白多尔衮的意思。

“王兄,我实在是愚笨,有什么话明说好吧,要不然我这心中着急呀。”多铎是真的急了,他就怕有人给他打哑谜。真是的,为何有些事情就不能直接说出来,非要绕什么弯子,累不累呀。

“好吧,那就告诉你,我这里已经收到了消息,阿济格已经去找了代善,想要邀请他一起出兵。你也知道,王兄就在沈阳城,无必要济尔哈朗是不会离开,他要看着我,豪格现又在朝鲜,他就只能去找礼亲王当帮手,但是...被拒绝了。”

“拒绝了?这个代善倒是聪明。”这一回多铎听懂了。

想必是代善之前在宁远地区吃了大亏,便是连他的儿子都死在了那里一个,他现在是怕了朱常武,不想在出兵。

“是呀,代善如此聪明之人,却没有同意出兵,那是不是证明现在并不是最佳时机呢?这个朱常武现在在中原不假,但他有铁车,一旦北地危机,他赶来的速度会很快,到时候就是阿济格吃亏的时候,想必代善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不同意的。”

“可是...如果朱常武被困在中原,根本无法北上呢?又或是朱常武在中原之战中被杀了呢?”多铎还是有些不解,朱常武是厉害,但他只是一个人,分身乏术的。

“被杀当然最好,那样我们就没有了什么顾虑,那现在阿济格做的越多,也不过是在给我们做嫁衣罢了。”多尔衮说着说着就笑了起来。

他能在众兄弟之中,成为最有实力,也是被大家公认的摄政王,手腕之多岂是他人可比?

现在不动手,不过就是因为忌惮朱常武,不想在拿着自己的实力去拼罢了。

倘若真拼得太狠,最终伤筋动骨之下,那时就算是杀了朱常武,没有足够的兵力,多尔衮想要控制大清也会非常的困难。这就是他为何回来之后就装病的原因所在。

多尔衮相信,自己装怂之后,就一定会有其它人跳出来,去对付朱常武,为自己来解决麻烦。

现在看来不就是如此吗?阿济格不就迫不及待的跳了出来?

事实上,多尔衮对于阿济格主动出战的事情,他的心中是支持的。

打败了,他就少了一个竞争对手。

打胜了,他同样少了一个大敌。

说起来就是一句话,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他什么都不做,却可以成为得利的那个人,岂不是美哉?

多铎终于听懂,他也为王兄的计谋而叫好,整个心也因此而放松了下来。“哈哈,即是如此,那我们就看这个阿济格去蹦跶,他跳的越欢,以后摔的就会越惨是吧?”

“正是如此。”多尔衮点头称是。

随后,两兄弟相视一眼,即哈哈大笑起来。

阿济格并不知道这些,他只看到,多尔衮带兵与大明一战,失败了。可轮到自己的时候,却是赢了,这就足以证明自己比对方强。

这便足够。

有了这个资历之后,他以后便是想要取而代之,想必也并非是没有可能的。

邀请了代善无果,阿济格也并不生气,给对方好处不过是想拉拢一下对方,即是人家不想要功劳,那他自己独吞岂不是更好。

哈宁阿攻下宁远,又有三万沙俄火枪手奔大明而去,这给了阿济格无穷的信心,当下他便召集了所有本部人马,又凑了六万清军,其中下真正的满清勇士只有一万,其它的不是汉清兵就是朝从军,然后告诉了济尔哈朗后奔出了沈阳城。

随着阿济格这一举动,北方再起战火硝烟。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