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朱慈烺亲自领兵

往东则是山阴城,由那里翻过夏屋山便可达到雁门关附近,进而直逼代州。而在这里,已经有数万的顺军以逸待劳等着他们过去呢。

直入则是要越过恒山,到达原广武营所在之地,然后由那里也可以进入到雁门关,但同样,那里也是顺军的防御主要之地,随时可能会在他们的进军之中,把主力调派到他们的正面进行防御。

三条路,除了西南的的朔州外,其它不管从哪里走都可能会碰到顺军主力,并会展开决战。

对此,胡云峰和吴麟征有着不同的选择。

吴麟征想的是从朔州一线,先越过恒山到达闯贼的控制区,趁着敌人在这里兵力不足,准备好一战的准备。这就是以逸待劳。

胡云峰的决定是哪里也不转移了,就由现在的马邑之地出击,直奔恒山山脉,随后翻过它,寻找到顺军的主力与之决战。你不是想要以逸待劳吗?那好,我们就如你所愿,我们也要用实际行动告诉对手,就算是你们准备的再充分,一样不会是我们明军正义之师的对手。

会有这样的想法,胡云峰也是受了朱常武的影响。谁让师兄总是没事就说什么,狭路相逢勇者胜。要么然就是,老子打的就是精锐,啃的就是硬骨头,不这样,怎么证明我们才是最精锐的最强者呢?

跟着朱常武连打了几次胜仗之后,胡云峰的自信心很足,他骨子里就认为,只要明军可以表现出悍不畏死的一面来,什么狗屁的顺军根本就不足为敌。

两位将军想法不同,一个保守些,一个更为激进一些,朱慈烺听了之后,便有些犯难。

说起朱慈烺这个人,是有选择困难症的。

如果只有一种意见还好,那不用考虑采纳就是。可一旦有两种或是以上选择的时候,他就有些犹豫不决了。

在他看来,吴麟征的打法保守一些,是没有错的。尤其是他担心顺军会选择在他们越过山脉的时候半路而击,若是这样,他们的阵形完全就展不开,真打起来必然会吃亏。

这个想法是正确的。但胡云峰的意见也不能说是有错,怎么着,一路而来不就是为了找顺军主力进行决战的嘛,现在好了,知道敌人就在那里等着他们呢,自己却要先改变方向,这就是不自信。

这样一来,军心士气是会受到打击的。

明军才是天下正统,是正义之师,怎么可能会怕流匪?传出去岂不是可笑。

这样的说法同样正确,甚至还说到了自己的心里。在经历了半个时辰的考虑之后,朱慈烺终于决定按着胡云峰所提的建议办,来一个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有了决定就不动摇,这是之前朱常武教给他的。什么事情最怕半途而废、自我否定。如果一旦这样做了,那是难成什么大事。

做为大明的皇太子,注定就是要成大事之人,他当然不能犯这些毛病。

朱慈烺决定哪里也不去,由马邑直奔恒山而行,吴麟征听后自然不敢反对,不仅如此,他还要了一个先锋将军的职务,就是因为他自我认为,他在军旅中的生涯最长,应变能力也应该同样是最强。

胡云峰原本是想争当先锋的,可既然吴麟征有了这个意思,他便没有去抢。他也想借机学习一下对方是怎么打仗的,从此来充实与强大自己。

了吴麟征一万明军,其中骑兵两千,做为先锋之用。

吴麟征当下领命,并在第二天,就率领着两千明骑八千明军向着大山处走来,直奔原广武营营地。

明军这里有了动静,袁宗第也很快就得到了消息,得知明军的选择之后,他十分的高兴。

之前他是有些担心,担心明军会避开他们的锋芒,从朔州那一条路,若是这样,他就需要马上带八万顺军赶过去,虽然也是来得及,但毕竟车马奔波,是要消耗体力的。

三条明军的进攻线路,袁宗第想要集中优势兵力于一处,就不可能会面面俱到。现在好了,得知明军直奔自己这里杀来,他也就可以放下心思,准备决战。

“什么?你是说,你们的人看到在明军之中有着皇旗?”袁宗第这边刚准备下达作战命令的时候,突然派出的斥候又传来了新的消息,竟然看到了明军的皇旗。

什么是明军的皇旗?或是说有谁可以打出明军的皇旗?

这可是极为讲究的,正常来说,只有当今的大明皇帝,或是大明皇太子两者其一才可以打出皇旗。至于其它人,不管是拥有的权势再高,也是不可以这样做的,谁敢有如此行为,那就等同于谋反一般。

现在,这大明皇旗就出现了。在联想到之前就听到过传言,说是这一次明军向山西行省开进的时候,大明皇太子朱慈烺也随军而来。

对此,之前的袁宗第自然是不会相信,相反还嗤之以鼻。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的道理不懂吗?大明怎么可能会派皇太子亲自出征?

可是现在,听闻看到了皇旗的消息之后,袁宗第不得不承认,怕是这一次来的还真可能会是朱慈烺。

一想到,大明皇太子竟然亲自来了,袁宗第就是本能性的一阵激动,

要说打败了五万明军并不算什么,之前顺军一路而来的时候,不知道打败了多少的明军,比这个数量多的明军也曾败在他们的手中。甚至一些个所谓的大明名将和名臣和藩王们死在他们手中的也不算是少数。

可像是大明的皇太子他们却没有抓到过,而若是这一次自己可以抓了朱慈烺,在缴获了皇旗的话,那绝对是大功一件。那个时候自己在运作一下,未必就不可以从制将军升到权将军,达到与刘宗敏和田见秀一般高度的存在。

这还真是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

想及此处,袁宗第很快就改变了之前的作战方案,把准备对明军登山时半路而击之策改为了放他们入山,然后将他们打败活捉的想法。

“传命下去,任何人也不得出兵骚扰对方,就让他们进驻到广武营营地,然后围死他们,全歼他们。”

顺军的作战计划因为看到了皇旗而改变,原本一些要出击的顺军也变成了按兵不动。吴麟征借此便顺利穿山进入到了广武营地,做为先锋军,他们开始修整营地的同时,等待着大军主力的到来。

对于顺军竟然没有选择半路而击,吴麟征是有些想不通的。不仅如此,初时的时候,一直躲在暗处的朱常武也有些想不通。

如果换成是他,他是不会放弃这种半路而击的机会。事实也证明,之前顺军的确是有这样的准备和想法。但突然间那些顺军就按兵不动,朱常武一番思索之后也很快看出了其中的道道,怕是这个袁宗第所谋甚大,他不仅想要打败明军,还想抓获朱慈烺,立下不世之功。

想通之后,朱常武也很高兴,这样一来,明军就会与顺军来一场正面大战,而这正是他所希望看到的。

所谓玉不琢不成器。

真正的强军那都是打出来的,只有经历了这样的生死大战,且还能立功而活下来的人才能称之为精锐,才能在以后的大战之中,成为他的帮手。

有着如此好的一次练兵机会,朱常武当然不会放弃,他也就下令原本准备出击的龙兵们按兵不动,等待着战场上出现了新变化之后,在采取行动。

各方都在筹划着,又过去了一天时间之后,朱慈烺和胡云峰带着余下的四万明军来到了广武营营地之所。

这里之前一直驻扎着不少的明军,住下五万人,并不显得多么拥挤,只是因为之前遭到了破坏,外加很多年前,大明财政就出现了问题,修缮的银钱一直没有足额的下拨过,很多土墙已经倒塌。

吴麟征提前一天来到这里,进行了一些的修补,但也仅仅是补修了几处小地方,整体局势并没有什么改变。

明军进入到了广武营地的当天下午,外面便出现了一些个顺军斥候,跟着一支支顺军也开始于四周出现,仅仅只是一晚上过去,营地之外,便被人数远多于他们的顺军给彻底包围。

早上醒来的朱慈烺,得到了而击,而是让他们顺利的进入到了营地之中,原来人家的谋划就是要把自己一网打尽。

“好大的胃口,我们可是有五万人,他们除了几千必须要留守的顺军之人,能用来攻击的只有七万多人,只是比我们多出两万,竟然就妄想把我们全歼,真是不知死字怎么写。”同样得到了消息的胡云峰很是有些生气的说着。

跟着朱常武打的都是胜仗,让他的自信心变得爆棚起来。

与其说是胡云峰对五万明军有信心,那不如说是对师兄有信心。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