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正文 白露第四十五章

第一次体会到往昔生活是何等散漫的言耀辉混迹在清寒学子中,和同窗们一起展望前程的他一边啃着粗粮馍馍,一边将害得他这般惨景的萧泓打心眼里咒骂个半死?

极尽全力捱到最后熄了灯,卷着薄被,直了一天的腰板疲惫得酸疼起来,好不容易捱到躺下,却又睡不着了,瞄着透过半掩的窗棂透进来的月华如霜,比日间凉爽的清风拂过面颊,凉爽爽的,悠悠睡去。?

睡不得懒觉,清晨的雀鸟唧唧喳喳,随着身边稍有动静,支撑着困乏的身子,言耀辉连忙起来盥栉。?

用清幽的井水冲去倦怠,书院的新一天的生活继续着。抱着书,混在学子中跟着晃动着脑袋晨读的言耀辉打心眼里无奈。借着闲暇抬头看着帘外,到了寒冬,院内外的数百株梅树一起绽放在寒雪中,想必定会为书院增添些雅幽吧。?

相比小三的艰苦,暂时留驻在京城中的言茂相对还轻松些,婉言回绝了萧夫人的再次拜访,看了会儿书,吃了点美食,自午休中睡到自然醒,漱洗会儿,大掌柜送来了一张拜帖。?

看着急匆匆过来的大掌柜,言茂免不得有许愧疚。为了回避外头的应酬,他避在内院偷闲,反倒使得岳父非常器重的大掌柜为他们家的事情奔前忙后,都快成言家的小伙计了。?zuqi.org 葡萄小说网

对上姑爷歉疚的神色,抹着额头上汗水的大掌柜有些羞愧,自打三少来京,商籍的他才能幸亲历在京城八卦的最前沿,这些日子以来,他已然乐在其中。?

接过拜帖打开看了一眼,言茂轻轻叹息,越不想发生,越是回避不能?

‘事与愿违’果然是人世间的箴言。?

大掌柜笼着手上前提醒,道:“姑爷,老大人已经往这边过来了。”现在不是细细寻思的时候,此来的除了递了帖子的这位之外,还有几位陪客,依照大掌柜的眼光去看,单是看迈步的气势,就能断定陪行而来的几位比推出来当说客的老大人要体面得多。?

言茂整理衣冠,快步往堂前恭候。?

递上拜帖的大人在京城中算不得是位人物。这位曾经在扬州任职的家乡父母官,对言茂来说,则是位万不敢怠慢的大人物,若是稍有懈怠,很有可能会被扣上狂悖的罪名。?

快步上前,扶起远远就下拜的言茂。看着一如既往风流临风的言茂,曾经在淮扬任父母官的老大人心情相当复杂,他本人对言家没有恶意,忆起言、杨两家在子嗣的问题上惹得无日不喧闹,还颇让人怀念呢,当然了,这次与众不同,说起来,现今言家居然能在上京之地都能稳居是非之冠,他这个被暂时寻出来当说客的扬州府前任父母官还是姑且稳重些吧。?

一请二请三请,礼让再三,老大人端坐在上首,陪行过来的贵客各自旁坐,言茂再三请辞,才挨在末位坐下。旁坐的几位都上下仔细打量着前日惹得御史大人郁闷得吃不下饭的扬州言三的父亲。?

在外头招呼仆役的大掌柜端上了香茶后,束手退居一边。?

端起茶水,嗅着清幽清香,看杯中一旺青翠,离开水脉纵横的淮扬有些年头的老大人很感慨,南方清茶和北方茶砖区别甚大。?

昔日的老父母官此来是当说客的。前日,王上默许了扬州言三处理下狱的贵戚家幼女去向的这件事,当即就有好几路分往北、南两处追寻离京的扬州言三,未几,专程送箫将军等一干年轻将军去京郊大营的小吏折返回京,呈报了个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扬州言三根本就没有远行,和箫将军在十里亭还遇上了个正面,从箫将军处得了些消息后就当即返程回京了。再三确定了小吏的呈报,无不暗骂言家狡诈,当即着人往西街探寻,却得不到言三确切的下落,不得已,只有打言三的“老父”的主意了。?

说客的人选从一开就落在曾经在扬州任职过的官员这一群人身上,当初陪同巡按大人彻查杨家“藏匿”官宦罪人之女的事,一同向京中各部据实呈报的他就理所当然成了首选。?

喝了清茶,老大人清了嗓子,该将来意说道一下了。正想开口,就看着言茂眼眶泛了红,怔得老大人小心翼翼,能将朝中几位言官都驳倒不起的言茂这会儿就开始要策对了??

面对昔日的父母官,轻轻拭擦眼角未曾流下的泪花。为已失态的行止,言茂躬身向老大人和各位大人告罪。面对曾经的父母官老大人,言茂向老父母大人诉起来京受得的众多艰幸和委屈,众所周知的第一件就是行下为君父分忧善行的他家小三在光天化日之下受纨绔公子的言辱,为此,落下不耻之名;其外,更让人不能接受的是,小三遭受如此言辱上述到了京兆府,至今,京兆府也没给个公道;更别提回了京城的当初曾在塞北一同共患难的公子们毫不顾惜君子德教,肆意纵容家丁传播流言蜚语,备受京城贵胄欺凌的言茂悲叹京城民风的凉薄。?

听着这些,老大人连忙出言宽慰,京城民风凉薄是出了名的,就算有此念,最好还是别说出来的好,若是被有心人揪着不放,到底是桩麻烦事。?

陪行着的贵客瞄着自称被京城贵胄“欺凌得惨淡“的言茂,一起裂了嘴角,这小半月以来,满京城都被言家搅和得没了正经,言茂却自诩悲戚惨淡,让别人还活不活了?满腹叽咕,这几位最终保持了稳重,借机来看看的他们可不想将御史言官都能驳倒的这位争辩,况,有求于人,还是客气和缓些好。?

“老父母,您也是知晓的,言家在扬州虽说是小户,在善德上,尚有些薄名,乡梓们为早逝的内人塑像在观音菩萨座下多少也沾染些香火以佑家门,”越想越是委屈,越说越加悲伤,言茂向老大人痛斥起又一桩委屈,“言家行善多年,得言家惠及的在京城中也有些,受得言辱后,小三不知轻重跑过去登门拜访求助,无不漠然以拒,比得寻常路人尚要冷视八分,天子脚下,民风凉薄至此,着实让人心寒如冰。”?

寻不着时机说来意的老大人听得也跟着摇起头来。能得以摆脱*籍重归故里,对妇道人家来说也不容易,其难处也能理解。但,反而言之,若没有杨家言家的庇佑,这些罪人之女多半委身于妓馆和歌坊,对她们犹如再生父母之恩的言家有难,就算无力帮衬,也不应当毫无感念之情,冷漠拒之,不止是伤了人情,更是也少了仁厚,这般违背世道之规,多半不会有什么福荫。?

“也算是言家有所图得了谴责,此事本就此为止,各自当做没有发生的也就算了,可前些日子,好些夫人太太都一并屈身前来此院中,唬得小三慌忙奉迎,未料到,来者都皆有所求。”看着听得入神的老大人,言茂道:“这些夫人姨太太们自家不知道惹上了什么祸端,都是有求来的。想起这些位只到了自家有难处,这才念及起言家能挡风遮雨的小小的羽翼,就让人痛心到了极处。”?

瞅着言茂,都听得弦外之音的在座端着茶不语。?

堵塞了自家性命的‘果’,还是自己种下的的‘因’。老大人晃动着脑袋,感慨叹声道:?“没行下春风,本就不该盼着降下甘霖。”?

“所谓些大善之虚名,都是旁人以讹传讹,言家只不过尊崇了精诚忠君之礼而已。”得了老大人一再的帮衬,言茂接着话茬,道:“就算是有慈悲之心,言家也万万做不出庇护大罪之人的违背法度的行径。老大人,您说是不是?”?

话已至此,老大人干笑应道:“这个……是吧。”?

言茂忧虑依旧,轻轻道,“言家常年积德行善,却最终落得连自身都保不得的惨状,世道当真不再以善为道了么?”?

老大人宽慰着唏嘘不已的言茂。一旁陪坐的交换着眼色,被言茂拒绝,在他们的预料之中。只是没想到言茂仅仅借用一个切身的故事,就堵塞了他们尚没有说出口的来意,也将回绝做得既婉转又彻底。?

依照如此看来,借以说客这一条路是不行的,就只能通过官场的渠道让言家就范了。几位陪行的贵客互看了一眼,上座的老大人当即率先告辞,借着临行前的客套,有位试探得探问道,“请问,三少不在府上?”?

压着伤感,正在挽留着客人的言茂听了问话,连称不敢,“家中小三年纪小,又没见过世面,万万不敢得大人们如此抬举。”一连串谦卑的场面话之后,言茂正色道:“小三来京后,辛得了圣恩赏赐了品阶,心下奋发,此刻正在城外的书院苦读,决心三年后定要金榜题名,以报效天恩。”?

过滤开冠冕堂皇的废话,他们得到了言家小三在城外的私家书院的消息,连忙拱手告辞,得赶紧回报去。?

和这几位脚步匆忙的陪客不同,主客的老大人姿态很悠闲,当别人都上了了车马出发了,老大人才迈出门槛。目视贵客远去,言茂回身,和慢悠悠踱步过来的老大人迎了正面,避一旁,言茂再行施礼。?

老大人看着一扫凄迷之色的言茂,从立身的角度,沾染了无妄之灾的言家在京城这地界能力折腾到这种地步,除了钦佩之外,也不得不加以警告。穿行而过,轻飘飘扔下一句,“在京城,若是‘凉薄’来形容民风,官风则可以‘寒风料峭’来映衬,今日和你拱手客套的,明日可会把你踩在脚底。人情世态骤突万变,切记,两害相较取其轻。”?

对着老大人的背影一鞠倒低,老父母官的善意,他心领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