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小年聚宴,皇帝又想要做什么?

腊月二十二,贞观殿。

李治将青瓷药碗放在一侧,抬头看向站在一侧的李显,平静的问道:“听说昨日彭王和薛曜很是说了几句?”

李显顿时一愣,神色惊讶的看向李治,但随即就拱手说道:“确有此事。”

“怎么回事?”李治眼神幽冷。

李显赶紧认真躬身说道:“王叔和儿臣说过此事,当年皇兄宫中的人,有不少都是父皇遴选出的英才,前后又勾连颇多,明年大唐要开始为西域大战做准备,若是这些人愿意前往波斯,协助波斯复国……”

“他们当中不会有几个愿意等。”李治神色和缓下来,随即轻轻冷笑道:“这些年,大唐战事不断,但是这些人,却没有一个愿意上战场的,他们这些人,宁肯等着,也不愿意积攒军功来为自己图谋前途。”

大唐以军功立世,并不是一句虚言。

当年薛仁贵在大非川之败后,被罢为平民,便是因为他后来在辽东道和新罗作战,极为的奋勇,才重新复职。

还有萧嗣业,萧嗣业在突厥战场失利之后,被流放蕃州,但是在李绚的麾下,却帮助他稳妥的处置军中内政,实在帮了李绚很大的忙,最后的军功也有他的一份。

如今,萧嗣业才重新有来刺史职位。

然而,这种抛下一切,愿意上战场上拼杀的人终究是少数。

起码不在当年的东宫那些人当中。

李显感慨一声,随即对着皇帝认真躬身道:“是儿臣错了。”

李治摆摆手,说道:“你们也是在为国算计,才存有一二侥幸之心。

三郎,你要答应朕,这一次,若是有人接住了彭王的橄榄枝,愿意到西域去奋战的,日后可用为宰相,但那些不愿为国效力,这一辈子,都别用他们。”

“儿臣领命!”李显沉沉躬身。

“好了,去帮吧。”李治直接摆手。

“喏!”李显立刻拱手,然后退后离开。

李治坐在御榻之上,看着李显离去的背影,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彭王在现在这个时候,接触李贤的东宫旧臣,想要做什么?

是别有计划,想要将他们这些人纳入东宫,还是说单纯只是想要将人带到西域?

李治的微微沉吟,突然,他眉头一挑,神色放松下来,一声轻笑。

彭王是何等聪明之人,这番动作可能会引起的猜忌,他不可能不清楚,所以,这很可能不是他的本意。

毕竟他和薛曜的相遇不是提前计划好的。

所以,他的目的在于薛相?

李治一时间有些想不通,李绚盯着薛元超做什么。

薛元超毕竟是太子左庶子,又是宰相,李绚和薛元超是在同一立场上的。

然而在薛元超的身上,李绚不可能做任何手脚,因为薛元超是李治的发小。

转过身,李治说道:“去查查薛相最近如何?”

“喏!”王福来微微拱手,目光看向侧后,一名内侍已经拱手转身而去。

李治抬起头,压下心中的微微不安,然后才继续说道:“召礼部尚书!”

“喏!”

……

“什么!”李绚忍不住的站了起来,看向站在门口的李竹说道:“陛下召薛相觐见?”

“是!”李竹立刻点头,不明白李绚为什么这么大反应。

李绚摆摆手,李竹立刻转身离开。

皱眉坐下,李绚神色凝重起来。

他昨日才见过薛曜,今日,近来很少见外臣等皇帝便直接召见薛元超,这里面不能不令他多想。

薛曜是东宫旧臣,李绚想要将他们调到西域,也的确是为了西域战事,但如果说他没有丝毫私心,这也是不对的。

这些人,因为李贤的缘故,基本上仕途已经无望,李绚给他们指出的,到西域征战,的确是他们能选的最后一条路。

然而这些人,在当年,能够被李治选为辅助太子李贤的东宫幕僚,他们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尤其他们还是各个家族嫡系,甚至是名儒的弟子,原本李贤不造反,他们的前途是无可限量的。

但是因为李贤谋逆,他们的前途彻底暗淡了下来。

若是能够将这些人收为己用,那么将来,李绚完全可以用他们构建出一套出色的班底。

当然,这一点皇帝不可能看的出来。

就如同他不可能预见到武后会在他死后,废掉他的两个儿子称帝一样。

所以皇帝是想到了薛元超的身上。

李绚顿时就恍然了过来。

薛元超的事情不算大事,他的身体不太好,都是公事所累。

想要让他不那么累,那么就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免去他的尚书右仆射之职。

但这种事情,薛元超怎么可能答应。

忍不住的,李绚看向了皇宫方向。

……

贞观殿中,皇帝靠坐在御榻上,看着神色矍铄的薛元超,感慨道:“犹忆昔在东宫,朕与卿俱都少壮。光阴倏忽,已三十年。往日贤臣良将,索然俱尽。

朕与卿白首相见,卿历观书传,君臣共终白首者几人?我观卿大怜我,我亦记卿深。”

薛元超微微躬身,眼眶略微发红,略带哽咽的言道:“昔臣早参麾盖,先帝委之以心膂;臣又多幸,陛下任以股肱。今又效命东宫,东宫奉之甚敬,臣何堪其遇。伏愿陛下遵黄老之术,养生卫寿,则天下幸甚。”

皇帝轻轻抬头,看向外面说道:“朕亦想万岁长寿,但终究凡人而已,若得再有三五年,调养太子,欢聚老臣,朕便心愿得偿,归去无憾。”

“陛下在臣在,臣愿与陛下同生同死,绝不相负。”薛元超咬牙躬身。

“唉!”李治轻叹一声,摆摆手道:“诸事自有天定,随缘而已,倒是异华之事,彭王之言太过,不必当真。”

“多谢陛下宽宏。”薛元超微微松了口气,然后拱手说道:“非是臣不愿意,实在是家中孙儿年幼,不得脱父,故而才婉言推却,过得一二年,幼孙成长,臣便让其前往西域为陛下效力。”

李治摆摆手,笑着说道:“这些都是彭王之事,卿又不是不知,不过安西之战,尚书省还需尽力维持。”

“臣遵旨。”薛元超立刻站了起来,沉沉拱手。

“嗯。”李治点点头,说道:“卿归省吧,朕也需要歇息了。”

“喏!”薛元超再度沉沉拱手,然后缓步退后而去。

等到薛元超彻底消失在视线当中,李治的脸色彻底的阴沉了下来,随即咬牙道:“这个老匹夫。”

李治的目光落在王福来的身上,开口道:“你说,若是将这个老匹夫换掉如何?”

王福来微微躬身,不敢开口。

李治深吸一口气,收敛神色,眼中却陷入了彻底的深思。

薛元超是他为李显准备的辅政重臣,但现在,薛元超身体有病,而且不轻,关键是这些事情,他却完全的对皇帝隐瞒,这让李治如何能忍。

但薛元超不愿意揭开这一层,李治自己也没有太多的办法。

但是薛元超的身体已经出了问题,意味着李治的未来安排有了极大隐患。

若是继续下去,起码这个尚书右仆射,他是没法再多做了。

要想办法弥补这个问题,李治略微沉吟,轻声自语道:“左相……”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在殿外响起,李治的思绪顿时被打断,他立刻冷眼看了过来。

范云仙心底发苦,但脸上却无比惊喜的进入殿中,然后直接在门口就跪了下来,然后一路滑到了李治身前,压抑着激动的说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太子妃有孕,皇室血脉延续,恭贺陛下万寿无疆。”

“恭贺陛下万寿无疆。”殿中的宫人和侍女同时跪了下来。

李治微微一愣,然后有些不敢相信的追问道:“伱说什么?”

范云仙跪在地上,微微向前挪动几步,然后才开口道:“启禀陛下,太子妃今日身体不安,故而请太医诊脉,太医诊查,乃是喜脉,太子妃有孕,恭贺陛下。”

李治有些不敢相信的笑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熟悉的脚步声在殿外响起,随即武后同样欣喜的走了进来:“陛下。”

“媚娘。”李治对着武后招招手,笑着说道:“太子妃的事情,媚娘知道了吧,太平刚刚为你我生了外孙,如今太子妃又有孕了,诸般喜事,接踵而至,令朕开心不已。”

“臣妾也是。”武后深吸一口气,在皇帝身边坐下,依旧有些难以置信的说道:“这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好事一桩接着一桩,让臣妾都有些不敢相信了。”

“都是真的。”李治抬头,看向王福来道:“去准备诸般赏赐,还有尚药局,准备安胎药物送往东宫,一定要妥善。”

“喏!”王福来立刻躬身。

“不用,臣妾自己来。”武后忍不住的站了起来,立刻就要去内库自己收拾。

李治摆摆手,道:“让他们去吧,太子妃有孕也不是第一次来,他们知道该怎么安排,朕还有些事情要和媚娘提。”

“是!”武后有些诧异,但还是坐在了皇帝身边。

李治抬头,看向殿外,轻声说道:“今日是腊月二十二,明日便是腊月二十三,小年了。”

武后下意识的点点头,她已经大体明白皇帝要说什么了。

皇帝笑笑,轻声说道:“明年初,要准备封禅之事,新年无法好过,如此,不妨提前过。明日小年也,将三郎,四郎,太平,还有宗室诸王,宰相,诸位尚书,在京正四品以上所有官员全部叫入宫中,齐过小年之节。如何?”

“陛下此言大善。”武后轻轻点头,说道:“乾封元年封禅,新年就未曾过来,如今不能让遗憾再来。”

“哈哈哈……”李治忍不住的大笑了起来。

武后轻轻低头,眼神幽深。

皇帝又想要做什么。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